9月22日,在哈密市花生優質品種選育及超高產栽培技術試驗示范基地,經過專家測產驗收,我市花生鮮果畝產破哈密歷史紀錄。
當天上午,在位于伊州區陶家宮鎮牙吾龍村村民梁紅春的花生地里,一場花生測產驗收正在進行,來自伊州區農業農村技術推廣中心、種業研究開發中心、兵團第十三師農科所等多個單位的專家們分頭行動,經過丈量、采摘、剔除爛果秕果、過磅稱重等環節,最后得出結論:此地塊花生鮮果畝產1316公斤,創哈密畝產歷史最高紀錄。

專家們隨機在田地里選點位并丈量收割花生的面積。融媒體中心記者 馬晶晶攝
兵團第十三師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、花生驗收組組長羅鵬說:“按照國家農業部花生測算的標準,我們進行綜合測算,結果每畝的鮮重是1316公斤,這個產量、品種綜合表現來說很好,品質也比較好?!?/p>
此次花生測產主要是“花育60”品種,通過田間觀察及實地測產,專家組一致認為,“花育60”這種高油酸花生品種不但品質優良、飽果率高,而且具有豐產性穩產性好、抗病性強等優點。

專家們采摘花生,剔除爛果、秕果。融媒體中心記者 馬晶晶攝
近幾年,我市相關部門與新疆農業科學院、山東農業科學院合作,引進適合在哈密本地生長的13個花生品種進行對比試驗和小面積試種,“花育60”連續兩年綜合表現最佳,今年試種的35畝取得可喜成績。
哈密市農業農機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業農藝師艾合買提·哈力克說:“2020年、2021年,我們在二堡鎮進行過小面積試種,去年確定好品種,并在牙吾龍范圍內示范種植35畝,結果讓我們非常驚喜,接下來我們將會把技術進一步細化,再大面積進行推廣?!?/p>

專家們正在清點花生單株結果數量。融媒體中心記者 馬晶晶攝
選用優質高產品種是前提,科學種植和管理是關鍵。此次根據多年試驗及當地種植條件,試種高產優質品種“花育60”,并配套單粒精播技術和農機農藝融合技術,確保苗出得齊、長得壯、抗病性好、產量也高。種植試驗田的梁紅春說:“我種花生已經一二十年了,有了他們的技術指導,產量挺好,果實也大,像今年這樣收成,確實可以,我也高興,明年也想擴大種植規模?!?/p>

專家們正在核算花生畝產鮮果數據。融媒體中心記者 馬晶晶攝
伊州區陶家宮鎮農業(畜牧業)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阿依努爾·克里木說:“以前在花生種植方式上,農民都比較粗放,比如說一穴多粒,既浪費了種子,又存在植株競爭。新品種既提高了產量,又節約了種子、化肥,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效益?!?/p>
哈密市農業農機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郭艷霞說:“畝產鮮果1316公斤,這也創了哈密種花生的歷史新高,為我們下一步花生的生產進行品種儲備和技術儲備提供了可能,我們將在下一步的生產中進行推廣,同時在田間管理、品種選擇等方面,給農民提供技術保障?!?/p>
文 | 融媒體中心記者 馬晶晶、麥麥提、任立勇